在琥珀山下、浑河岸边,一片桃红柳绿、花香鸟语的小树林里,矗立着一尊众人仰目的人物雕像,身着翻领工装,头戴一顶棉帽,棱角分明的脸上蕴含着刚毅、睿智的气质,两道紧蹙的浓眉下面,一双深邃明亮的眼睛,遥望着远方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
他就是举世闻名的抗日民族英雄、曾经担任中共抚顺特支书记的杨靖宇。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字骥生。1905年2月13日出生在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一户贫苦家庭。1923年考入开封纺织工业学校,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和刘店秋收起义,并被任命为农民革命军总指挥。
1929年7月,杨靖宇受党中央指派从上海来到东北。同年7月下旬,即被刘少奇直接领导的满洲省委派往抚顺,担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抚顺当时为东北四大产业中心之一,他的主要任务是发动和领导工人运动。在此期间,杨靖宇化名张贯一,暂住在抚顺欢乐园福合客栈4号房间,与矿工及其家属聚居的棚厦区近在咫尺。
杨靖宇在工友中发展积极分子,号召大家团结起来,与日本矿主和封建把头进行抗争。不久,日本矿主为了榨取更多利润,竟然决定裁减坑下人员,延长作业时间,致使矿工劳动强度加大,有的还要丢掉饭碗。面对这一严峻形势,矿工们纷纷找到杨靖宇拿主意。杨靖宇义正词严地说:“弟兄们,我们决不能让日本人骑在头上,要团结一心和他们较量一番!”他主持召开矿工代表会议,以统一大家的思想和行动。当日本矿主贴出裁减矿工的布告后,杨靖宇一声令下,宣布开始总罢工。义愤填膺的矿工一齐涌向炭矿办公处,严正要求留用被裁减的工友,提高工资和各种待遇,改善恶劣的劳动环境,不得随意加班加点,如果矿主不能满足这些条件,大家就坚决不会复工。这次大罢工使煤矿陷入瘫痪状态,矿主遭受巨大经济损失,炭矿当局被迫答应了矿工要求,斗争取得了完全胜利。
抚顺工人运动的迅猛发展,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也引起了日本当局的警觉。1929年8月30日,由于党内叛徒的出卖,日本警察署以违反“治安维持法”为由将杨靖宇逮捕。日本特务使用灌凉水,上大挂、烙铁烙、坐老虎凳和水牢浸泡等各种卑劣手段,妄图使其就范。杨靖宇威武不屈,大义凛然,以经营煤炭商人身份作掩护,拒不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1929年12月26日,辽宁省高等法院以莫须有的罪名,判处杨靖宇一年零六个月有期徒刑。杨靖宇于1931年春出狱,立即与党组织取得联系,继续与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抗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杨靖宇全部身心投入抗日斗争。他先任哈尔滨反日总会会长、哈尔滨市委书记兼代满洲省委军委书记,后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和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在长达6年的时间里,杨靖宇将清原、新宾划为游击区,带领抗联将士在抚顺城乡,与日本关东军、伪满军警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游击战争。
1933年12月,杨靖宇带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抵达新宾。于是,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他们统一了各抗日队伍,将东北抗日斗争推向新的高潮。1934年5月10日,杨靖宇亲自筹划和率领部队智取东昌台伪警察署,将40余名警察和两个连的伪军全部缴械。1936年2月,东北人民革命军更名为东北抗日联军。他们以山高林密、沟壑纵横的老秃岭子山为营地,周边100多个村屯为抗日游击区,建立了民主联合政府及党团组织,组建了反日救国会、农民武装自卫队和地下交通站。与此同时,他们设立了兵工厂,修理枪械,改制子弹,制造手榴弹和土炸药,还建立了野战医院、被服厂和秘密仓库。这支抗日武装在新宾地区先后进行大小战斗100余次,曾经两次急行西进攻打抚顺,端掉了大四平警察署,粉碎了日本讨伐队的“围剿”。
1936年年初,日军为了彻底消灭活跃在抚顺地区的抗日联军,调集了一个师团的兵力,在汉奸邵本良的配合下,开始大举向清原地区进攻。杨靖宇带领军部和一师部分指战员担当了牵“牛鼻子”的任务。他们先从清原向新宾方向转移,再从新宾向桓仁转移,然后再次回到清原。经过几次的长途急行军,拖得敌人精疲力尽。接着,杨靖宇将部队分成几个小分队,以分散敌人的兵力,然后采用各个击破的办法歼灭了许多敌人。一次,杨靖宇指挥小分队在新宾大琵琶岭,集中火力歼灭了60多名伪军。还有一次,杨靖宇他们正在鸡房子岭吃饭,邵本良得知后,急派200多名骑兵追来,杨靖宇便令战士们用轻机枪扫射,敌人丢下50多具尸体狼狈逃窜。日军在师团长三木的指挥下,妄图寻找机会与杨靖宇决一死战。杨靖宇识破了敌人的阴谋,将计就计制造逃跑的假象,敌人信以为真,派邵本良余部紧追不舍。抗日联军长途跋涉千余里,迂回到凤城县的梨树甸子,待日军和邵本良伪军完全进入伏击圈后,全体指战员一齐开火,歼灭了几乎所有的残敌。经过几个月的长途跋涉,终于粉碎了敌人的这次“大讨伐”。杨靖宇痛击日伪军警的胜利,沉重地打掉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抚顺人民的抗日信心,成为东北抗日战争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1936年7月,东,南满党、军高级干部会议决定,将抗联一、二军合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杨靖宇任总司令兼政治委员。当天夜晚,皓月当空,繁星闪烁。杨靖宇在辑安(今集安)五道沟密营里,豪情满怀地创作了《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
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
乒乓的冲锋陷阵缴械声,
那就是革命胜利的铁证。
正确的革命信条应遵守,
官兵和士兵待遇都是平等;
铁一般的军纪风纪都要服从,
锻炼成无敌的铁军。
一切的抗日民众快奋起,
中韩人民团结紧;
夺回来丢失的我国土,
结束牛马亡国奴的生活。
英勇的同志们前进吧,
打出去日本强盗,推翻“满洲国”。
进行民族革命正义的战争,
完成那民族解放运动。
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
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
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
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
这首军歌仿佛响彻云霄的冲锋号,鼓舞和激励抗联将士英勇无畏地向日伪军发起攻击,有力地打击和歼灭敌人。
1940年年初,杨靖宇率领小分队在茫茫林海中与日军周旋,牵制上万名敌人,后因叛徒出卖,队伍遭受重大损失。2月23日上午,吉林省濛江县(今靖宇县)二道崴子,天寒地冻,大雪封山。杨靖宇与尾随而来的敌军进行一场殊死战斗。 他依托一棵树木,手持双枪击死击伤数十个敌人,终因寡不敌众身中数弹壮烈殉国。
解放后,党和政府决定在吉林通化靖宇山上建筑杨靖宇陵园。整个陵园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各个厅堂通体彩绘,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送的花圈,排列在英雄半身塑像的周围。 装殓英雄遗骨的高大棺椁,被安放在拱体圆形大厅里,以供来自各地的人们祭拜和吊唁。
1988年10月,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中共抚顺市委、抚顺市人民政府决定聘请本地著名雕刻家金威昕为杨靖宇塑造了一尊铜质塑像,矗立在风景如画的浑河南岸。31年来,不少志愿者默默地对塑像进行维修、擦拭,对周围环境进行清扫、养护,前来拜谒和瞻仰的市民络绎不绝。
(稿件选自由抚顺市政协编辑、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奋斗成就梦想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