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今天是:2025年3月26日 星期三  
欢迎您光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抚顺市委员会网站
全站搜索:
政协公告
政协机构
   
人员组成
机构设置
政协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协动态

为打好打赢决胜之年决胜之战履职尽责 ——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大会发言摘登
浏览:10098次时间:2025年1月10日


推动国有闲置资产“盘”出城市发展“新活力”

民革抚顺市委会

民革抚顺市委会针对我市盘活国有闲置资产过程中存在的市场运营缺乏创新活力、数据资产化进程缓慢、盘活规划欠缺协同性等问题提出如下建议:借助资本运作“盘”出经济增量活力。构建具有稳定现金流的闲置资产池;出台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加大政府引导资金投入,推动金融机构参与,吸引社会资本。深入剖析我市产业特色、资源优势与国有闲置资产特点,精准制定招商图谱,吸引优质项目落地。挖掘数据潜能“盘”出新质生产力。全方位整合数据资源,构建我市国有闲置资产大数据平台。通过数据分析精准洞察市场需求与产业发展趋势,为资产盘活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升级城市空间“盘”出招商引流吸引力。统筹规划推进我市老旧厂房改造工程,挖掘工业遗产文化与建筑美学价值,实现产业升级与城市更新协同,提升城市空间品质与文化内涵。精细化开发城市边角地与废弃地,注重生态修复与景观塑造,完善城市功能布局,推动人居环境品质跃升,提升城市招商引流的吸引力。

 

推动我市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民盟抚顺市委会

作为全国第十五届冬季运动会雪上运动项目主会场,抚顺应牢牢抓住这一难得机遇,补足短板、发挥优势,通过办好一次会,带动一个产业、激活一座城,做好“冰雪文章”。民盟抚顺市委会建议:完善冰雪项目载体建设,策划群众性冰雪活动。分类分层次建设冰雪场地,推动冰雪运动进校园,主动承接省级、国家级速滑等各类体育比赛,依托龙岗山雪上运动中心,逐步把抚顺打造成为国家冰雪运动训练基地。丰富消费场景,培育“冰雪+”复合新业态。通过“冰雪+游乐”“冰雪+民俗”“冰雪+美食”“冰雪+文化”等措施,让冰雪旅游成为我市休闲度假的一张靓丽名片。完善保障体系,提升冰雪项目服务水平。制定抚顺市冰雪经济产业标准和服务标准,加强监管指导和行业自律,在景区设立避寒保暖场所、应急等服务设施,开通高铁站到景区专线、公交专线及夜场滑雪专线。创新宣传方式,打造冰雪季宣传“爆点”。利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冰雪文旅产品相关信息,设立官方账号,通过打卡、分享游玩攻略等形式积极争取“流量”加持,实现引客入抚,促进冰雪经济增长。

 

激发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动力

民建抚顺市委会

政府关于科技工作部署,全市科技工作实现了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尤其是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还面临着软环境和支持力度有待提升、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内生动力不足、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不深、人才储备力量薄弱等问题。为此,民建抚顺市委会建议:发挥政府支持引导作用,激发企业创新内生动力。建立科技创新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多元投入机制。落实财政对科技创新支持政策,将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列入市本级财政预算。争取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资金支持,发挥各级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引导企业及社会资本加大科研投入。持续打好营商环境持久仗,培植企业创新发展沃土。继续优化营商发展环境,持续完善科技创新支持政策,改善科技创新软环境。全面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双融合”。构建龙头引领、多方融入的创新生态圈,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强化人才服务,健全人才共享机制,加强创新人才引育用留。

 

加快“智改数转”推进“实数融合”

民进抚顺市委会

综合新时代经济工作宏观政策取向和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机遇,加快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简称“智改数转”),推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简称“实数融合”),已成为我市装备制造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增量、必由之路。为此,民进抚顺市委会建议:积极推动技术进步。支持龙头企业建典型,发挥政府引导推动和典型企业示范引领双驱动作用。开展专项行动,形成大企业引领、中小企业跟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智改数转”“实数融合”新局面。积极提升管理质效。有效发挥平台作用,培训指导各方全面了解和熟练应用“链上抚顺”服务平台,推进平台建设和应用日趋完善。积极引育急紧缺人才。抢抓国家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重大机遇,提速引进高端科研团队和人才,完善人才支持政策。积极引导金融支持。细化金融服务,分门别类提供金融诊断服务,打通助企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推动金融服务创新,助力企业提升信用评级,发挥各类资金引导作用。

 

构建高效康复医疗体系铸就老龄化健康基石

农工党抚顺市委会

康复医疗是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我市老龄化率居全省第一,群众对康复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加。目前我市在康复医疗体系建设中仍存在康复医疗服务网络建设不足,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为此,农工党抚顺市委会建议:优化康复医疗资源配置。各级政府应加强康复医疗三级网络的建设,合理分配康复医疗资源,加大康复医疗体系建设投入,推进康复医学专科医联体建设,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办医。提升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健全康复人力资源培养与保障机制,加强院校合作、院企合作、院院合作,组建我市康复讲师团、人才库,定期举办学术会议。完善康复医疗诊疗流程。加强业务和康复流程的指导,组建康复评定室,开展床旁和超早期治疗工作。加大医保政策倾斜力度。推进中医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探索开设康复科日间病房,实行按床日付费。做好DIP病种分值测算数据清洗、校验和修正工作。支持康复产业集群发展。加强规划引领,将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打造成为助力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先导产业,制定并完善税收优惠、资金扶持、人才引进等相关政策。

 

稳步实施城市更新推动老城区重塑焕新

致公党抚顺市委会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加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老旧管线改造升级,深化城市安全韧性提升行动”。我市是城镇化起步较早的城市,城市更新存在更新成本高昂、更新问题复杂多样、文脉传承易受破坏等问题。为此,致公党抚顺市委会建议:创新更新机制,实现理念重塑。有效利用政策工具调整城市空间资源的再配置,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到城市更新中,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城市运营,助推城市更新顺利开展,将城市更新由传统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变为城市空间经营模式。转变更新方式,注重肌理重塑。摒弃以往大拆大建的传统改造模式,保持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相对稳定,尽量保留原有的社区邻里关系和社会结构。激活更新动力,推动文脉焕新。对老城区建筑的更新,要在历史符号与未来元素、传统风貌与现实需求之间寻找平衡点,确保城市传统特色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实现老城区空间环境与城市历史文脉的整体性延续和焕新。

 

积极应对老龄化推进我市养老产业发展

九三学社抚顺市委会

作体系尚不成熟、政策效力落地不足、专业性不够等问题,提出急需突破养老产业发展瓶颈,理顺“经济与社会”的关系,推进我市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使养老产业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具体建议如下:加强普惠政策落实。建立社区养老的市场化运营体系,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不断推进普惠政策的落实,吸引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投入养老产业。优化产业链间协作。通过纵向和横向整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进而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引导企业摒弃零和博弈的竞争思维,发挥产业聚集优势,在空间领域实现价值链的布局优化。发展智慧健康养老。继续完善智慧化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智能产品的应用场景,加快行业推广与应用,推动行业间交流与合作。发展旅游康养产业。充分发挥抚顺自然资源优势,打造候鸟旅居养老品牌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品牌。强化人才培养机制。大力推进培养学历教育,大力开展职业培训,提升抚顺养老服务人员整体的素质和能力。

 

强招商稳投资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抚顺市工商联

抚顺市工商联针对我市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存在的宏观经济环境不利、产业结构单一、要素保障不畅、招商活力不足等问题,就强化招商、稳定投资、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环境引商。释放招商政策红利,创造稳定、可预期的发展环境,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支持政策、财政支持政策吸引投资。服务暖商。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秉持“官不避事、事不避难”的原则,以及“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执行力,推进服务标准化,规范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金融助商。加强政府对企业的分类指导,根据民营经济规模大小和对投融资的需求,推介不同的投资市场;鼓励银行创新产品和服务,扩大融资抵押物范围;优惠政策规则化,提高政策的精准性和覆盖面。法治护商。保护企业合法权益,规范不当市场干预行为,做好《民营经济促进法》公布实施后的学习、贯彻和落实。产业兴商。积极引导石化、冶金、装备制造、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企业“设备换芯”“生产换线”“产品换代”“机器换人”,持续向价值链高端延伸,让老底子焕发新活力。

 

以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政协抚顺县委员会

2023年,抚顺县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全市唯一入选辽宁乡村振兴示范带创建的县区,创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抚顺县政协建议: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加快现代高效农业建设,引进深加工优质项目,推进农业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田园综合体和乡村旅游精品景区,策划包装精品旅游项目,推动乡村振兴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提升村容村貌,打造良好乡村环境。加强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实施人居环境净化整治,推进农村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乡村环境。健全基层组织,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加强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和社会组织建设,引导广大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发展。探索长效机制,强化资源要素保障。整合涉农资金,加强金融合作,拓展筹资渠道。从财政、税收、金融、土地、人才等方面全方位保障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

 

打造锡伯族文旅精品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政协顺城区委员会

顺城区四家子村是我市唯一锡伯族聚居村,拥有发展特色农文旅产业得天独厚的基础和优势。然而在发展建设进程中,仍面临区属农村政策扶持力度有待加强等问题。为此,顺城区政协建议:强化政策支持。制定科学可行的发展规划,给予县域农业同等支持,帮助破解建设用地瓶颈问题,鼓励盘活农村集体土地。加大资金支持。协调金融机构加强对乡村旅游新业态研究,出台专属金融服务方案,为优质中小型乡村企业提供贷款支持。打造锡伯族农文旅融合精品项目品牌。提升锡伯族小镇品质,挖掘历史资源,申报特色小镇品牌,吸引优质文旅企业;丰富节庆活动,以“西迁节”为核心,结合狩猎文化策划特色盛典,挖掘非遗资源推出演艺项目;发展民宿业态,打造“锡伯族”民宿品牌,建设集聚区,提供完备服务,体现民族风情;推动餐饮升级,开发锡伯族主题菜品,推广民族风味美食,制定美食及服务标准;促进购物创新,开发文创商品,利用电商平台推广。

 

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弘扬企业家精神

市政协委员匡岳林

针对我市企业家队伍建设中存在的整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提出建议:推动企业家素质和能力提升。设立企业家培训专项基金,支持企业家参加各类高端培训课程和研讨会;定期组织行业交流活动,为企业家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企业家人才库,加大对企业家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强企业家后备人才培养。优化政策环境。制定和完善支持企业家发展的政策措施,为企业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激发企业家的创新活力,维护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企业服务体系。建立企业家服务中心,为企业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相关部门要加强与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的合作,为企业家提供行业信息、市场动态、技术创新等方面服务。营造弘扬企业家精神社会氛围。加强党对企业家队伍建设的领导,强化对企业家群体的思想引导,激发更多企业家的创业创新热情;建立企业家荣誉制度,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给予表彰和奖励;组织企业家参与公益活动,增强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